評論:提質增效 改革開放 環保攻堅
www.shtiantie.com
2017-12-27 14:20:03
中國化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20日在京閉幕,會議確定了2018年我國經濟建設的總基調和方針路線。會議確定,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從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具體情況出發,對照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要求,全行業可以在諸多方面找到自己的工作方位,而最為重大、最為緊迫的工作有三項:提質增效、改革開放、環保攻堅。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防控金融風險被置于重要位置,中央反復強調“守住底線”。但應該看到,金融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封閉的體系,而是與實體經濟休戚相關的。因此,防控金融風險,除了金融系統內部的整肅強基,更為重要地還是要從實體經濟這個源頭著手扎牢防波堤。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石化化工市場強勁復蘇,諸多品種的價格創多年來新高,大多數行業尤其是行業內的骨干企業迎來“陽光燦爛的日子”,資產負債表大為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但同時應該看到,以能源化工為代表的部分重資產、高負債行業以及一部分歷史包袱重的國有化工企業,其抗風險的能力依然較弱,策源風險、傳導風險的隱患依然較大,仍需高度重視、未雨綢繆。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貨幣、財政政策上沒有做出轉向式的重大調整,強調財政政策積極,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但其實我們早就察覺到,在以美國為代表的減稅、加息、縮表組合拳帶動下,全球近十年的“放水漫灌”行至終點。雖然目前國內存貸款基準利率沒有做出調整,但資金的拆借使用成本已經升至高位,這從房地產貸款利率的走勢能清晰可見。目前國內財經專家有一個比較一致的看法,隨著后期美國持續加息、縮表,2018年國內面臨被動加息收縮的很大壓力,進一步推高資金的借貸使用成本。對此,高風險的能源化工、老化工國企們一定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化解風險,關鍵還在于提質增效,增強自身體質和造血功能。不能造血的企業是“僵尸企業”,不能創造價值的企業是殘燭枯燈,終將被無情淘汰。此外,企業還可以探索資產重組、上市融資、市場化可轉債、企業債等多種方式,擴大融資渠道,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和債務違約風險。
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國企改革,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行業改革,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有序放寬市場準入,促進貿易平衡,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升級“走出去”,也是此次會議確定的重要方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然是2018年經濟工作的主線,石化行業必須再接再厲,在處置“僵尸企業”、化解過剩產能:以創新為驅動,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培育新動能、新興產業;降低生產和運營成本等各方面取得更顯著的進展和成效。
在“走出去”方面,能源化工、化肥、氯堿、橡膠等多個產業已率先出征,開展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生動實踐。但“走出去”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企業發力,也需要政策助力。在化肥產業各界的通力配合和持久呼吁推動下,近日國家大幅下調了三元復合肥的出口關稅,中國復合肥產品開辟“一帶一路”市場喜降甘霖。在2018年,全行業需要更多這樣的切實行動,加快形成中國石化業“引進來”“走出去”完整的、科學的、高效的制度體系和路線藍圖。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環保攻堅的立場上沒有絲毫松懈弱化。近年來,環保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足以證明,大力度環保督查整治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后期必須繼續堅持加力。
環保工作和污染治理,化工歷來被納入“主要矛盾”,這是行業特性決定的,是繞不過去的。業內的有識之士多年以前就洞悉這個趨勢,提前謀劃,早行動、早見效,才得以在不期而至的環保風暴中氣定神閑、游刃有余,這是企業家、戰略家該有的素質能力。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化工行業需要更多一些這樣的企業家和戰略家,少一點被動、多一點引領,立潮頭之上、領趨勢之先。
堅持“穩中求進”主基調,堅持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由大變強攻堅戰,石化行業就能演繹引領新時代的精彩鴻篇。
文章關鍵詞:
石油和化工行業
化工制造網 信息客服熱線: 025-868168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
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