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鈦白粉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5年來,全行業扎實推進供給側改革,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龍頭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全行業創新能力極大增強,行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化逐步轉型。
產能集中度大幅提高。5年來,行業內不具有發展優勢的中小企業逐步退出,生產商逐漸減少,產能集中度明顯提高。到2016年,能維護正常生產條件的全流程鈦白粉企業只有39家,遠低于5年前的60余家。2016年,這39家正常生產的企業中,80%的企業產量較上年增加,其中前10名企業的綜合產量為172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66.2%。
通過兼并重組,行業龍頭企業更加壯大。2015年,河南佰利聯收購四川龍蟒集團,二者強強聯合后產能達到63萬噸,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
鈦白粉企業。兩強聯姻成功,標志著我國鈦白粉行業新時代的誕生,也標志著中國鈦白粉產業躋身國際前列,為“十三五”實現鈦白粉制造強國的夢想拉開了總攻的序幕。2016年,龍蟒佰利聯的產量為58.8萬噸,一家企業就占全國總產量的22.6%。
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打破同質化瓶頸。全行業積極優化調整鈦白粉產品結構,一方面提高通用型產品的性能,擴大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發展專業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擴大出口,產品的質量開始逐步為國際市場所接受,2016年我國共出口鈦白粉70多萬噸。其中,龍蟒鈦業的R-996成為水性涂料領域的王者;東佳集團的SR-2377在國內工業漆領域大量使用,東佳SR-9000被國外大涂料企業批量購買;泛華化學與東佳集團推出的IR-1000鈦白粉,填補國內空白,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寧波新福鈦白的金紅石型NTR-606產品,可替代進口……
行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深入推進。5年來,我國
鈦白粉行業優化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著力進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提高“三廢”治理與控制水平,在廢副處理和綜合利用方面取得明顯進步,MVR技術已成功運用于鈦液濃縮,節能效果明顯。酸解尾氣處理、煅燒尾氣余熱利用、污泥壓榨、酸解尾渣回收利用、陶瓷煅燒尾氣余熱回用等新技術也獲得廣泛應用。
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實施步伐加快。到2016年,氯化法鈦白粉企業發展到4家,總規模21萬噸,產量突破10萬噸;四川、湖北、江蘇、河南等省的多個氯化鈦白粉項目也在按計劃緊鑼密鼓籌建。不久的將來,中國氯化法
鈦白粉必將占據重要地位。
展望未來,行業將進一步推廣先進工藝、提高綠色水平,朝著可持續發展方向快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