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乙醇汽油不會影響糧食安全
www.shtiantie.com
2017-09-20 15:00:28
經濟參考報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五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覆蓋。消息一出,有人就擔心,用糧食填汽車的胃口會不會帶來糧食安全問題?
所謂車用乙醇汽油,簡而言之,就是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乙醇,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燃料酒精,按照我國的規定,該數字為10%。
事實上,早在2001年我國就啟動了生物燃料乙醇試點,但爭議一直不斷。人們擔心,主要使用玉米制造的乙醇,會危害我國的糧食安全。因此,政府的態度從支持轉為疑慮,從“十一五”起暫停了糧食燃料乙醇發展,逐步下調補貼至取消,非糧燃料乙醇成為替代品。政策的不穩定和推廣力度不夠、下游需求不足,再加上本身調油成本偏高,廣大車主認同度并不高,中國燃料乙醇的發展陷入尷尬局面。
截至目前,全國有11個省區試點推廣乙醇汽油,生物燃料乙醇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三位,但年消費量只有近260萬噸,與美國的4554萬噸相比差距較大。
而此次燃料乙醇再度回歸政策視野,背后的邏輯則是用超期超標的玉米、廢物秸稈等作為原料,產生清潔的汽油,幫助解決霧霾等問題的困擾。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在有力保障市場供應的同時,也帶來了政策性庫存高企等問題。據估計,僅玉米庫存就高達2.5億噸,占全球玉米庫存的85%以上,需要付出的庫存成本費高達625億元。而生物燃料乙醇正是處理超期超標等糧食的有效途徑。
更重要的是,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提高我國對糧食生產、庫存和價格的調控能力,為大宗農產品建立長期、穩定、可控的加工轉化調節渠道。
乙醇汽油的使用對環境的友好是全面的。一方面,其含氧量增加,可使得汽油燃燒更充分,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有數據顯示,與普通國五92#汽油相比,乙醇汽油(E10)排放的尾氣中,CO降低了1.8%,HC降低了12.9%,CO2降低了2.4%。另一方面,添加燃料乙醇,可以減少汽油中芳烴含量,從而降低次級PM2.5排放。
此外,截至2017年1至7月份,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69.39%。積極推廣乙醇汽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化石能源,這不僅有利于改善中國的能源結構,并且可以減少對原油的依賴。
根據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給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年利用量將達到1000萬噸。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相關配套措施要進一步跟進。
價格的問題首當其沖。據了解,目前乙醇汽油的價格與普通汽油價格一樣,燃料乙醇的價格與油品價格保持聯動,其價格制定基本參照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以0.911的調價系數進行調價。
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燃料乙醇價格等矛盾較為突出的重點問題為突破口,合理兼顧產業鏈各方利益訴求,加快推進改革。
此外,要完善機制,加強監管,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層面,在大力支持的同時,要注意適度發展糧食燃料乙醇,不能逾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條紅線,避免出現“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等問題。
文章關鍵詞:
燃料乙醇
化工制造網 信息客服熱線: 025-868168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
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