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前期政策,以約束企業依法合規經營、行業高效高質量運行為目標,此次頒布的《意見》核心內容涵蓋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打通成品油流通環節堵點,縱向完善成品油流通全鏈條管理制度。《意見》圍繞生產、批發、運輸、儲存、零售等全環節,進一步完善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對于存在非合規經營行為的企業,強化備案和信用管理體系,形成常態化監管。自2007年成品油批發市場開放后,國內成品油市場已經形成了以國有石油公司為主導,國外大石油公司和國內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市場格局。各市場主體價格戰競爭導致實際批發價格遠低于政府設定的最高限價,批零價差擴大;油票分離帶來的轉票、變票、虛開發票、倒票等偷逃稅款的不法行為長期存在,采購、調和與銷售非標油品和不合格油品成為頑疾。此次出臺的《意見》對經營企業將逐步形成各環節“嚴進、嚴管、重罰”的管理機制,完善生產商、貿易商、零售商稅收征管系統和企業信用系統,消除“出血點”和管理漏洞。
二是串聯體系建設斷點,橫向健全成品油流通跨部門監管機制。《意見》強調建立成品油流通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并借助數字化手段加強成品油流通上下游數據共享和應用。針對成品油流通監管,分權的管理體系易造成職能交叉、重疊,出現各部門出臺政策沖突或產生監管真空地帶的問題;信息分割容易形成壁壘,難以實現統籌協調,如實際生產中部分企業通過改變出廠產品名稱,減少應稅產品數量,以逃繳消費稅等。而跨部門、多層次的監管必須以完善可靠的數據、信息共享為前提,借助數字化手段、信息化平臺若能全面實現并通暢運行,或將構建起成品油監管領域的“全國一張網”,打破信息孤島,將常態化監管落到實處。
三是消除統計和監管盲點,采取多種手段加強成品油流通重點領域監管。《意見》進一步強化安全、環保、質量、計量等重點要素的管理。新時期新階段,除了行業本身的依法合規運行,成品油流通領域同樣面臨確保油品質量升級、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等新形勢新任務。長期以來的實踐證明,無證無照經營及自建油罐、流動加油車(船)和黑加油站點,變名銷售不合規產品、非法調和成品油等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造成了國家稅收流失。
四是結合交通能源變革趨勢下的轉型難點,跨部門促進成品油流通現代化發展。《意見》強調推進“現代化發展”,旨在推動終端零售網點由單一規模擴張轉向高價值發展,通過轉型為以油品加注為核心的零售網點賦予新動能。由于汽柴油終端零售是成品油產業鏈中利潤分配的主要環節,各經營主體對終端網絡的搶占是各參與者經營環節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在2020年國家成品油批發政策放開和加油站審批權下放后,網絡開發競爭更加白熱化,獲取單座新建加油站的成本普遍居高不下,加油站項目的投資成本普遍超出加油站本身價值。而當前新能源車快速增長對汽油銷售的沖擊使得部分站點的商業價值迅速縮水,近些年很多站點實際投運后加油量遠不及預期,面臨虧損甚至關停。同時,油品生產和經營品種增加、區域和品種消費分化等問題也將造成經營布局與消費結構出現脫節,產生結構性矛盾。成品油消費減量時代來臨,將加速終端零售環節的優勝劣汰,布局合理化、服務多樣化、產業高端化、運營綠色化成為加油站轉型發展的方向。
成品油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且在近中期仍是主要交通燃料,與國民經濟運行和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當前階段,經濟結構調整及電動化、綠色化浪潮加速了成品油需求萎縮,行業面臨更為嚴峻的競爭和優勝劣汰;多年形成的低效產能、偷逃稅收等問題也對資源安全穩定保障和行業競爭力提升形成掣肘。此次《意見》的出臺既是對前期監管體系建設和整治行動的提煉完善,也是對未來成品油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性引領,在執行層面預計將有更多具體細節和規定落地,逐步形成完善的執行體系和制度保障。
化工制造網將隨時為您更新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資訊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