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似乎又到了一個關鍵路口:一邊是過去兩年行業高歌猛進、裝機量持續超預期;另一邊是產能激增、產業鏈價格急跌后內卷嚴重,過剩陰云再度籠罩。此時此刻,如何判斷行業的現狀和趨勢?在11月27日至28日舉行的彭博新能源財經上海峰會上,多位龍頭企業掌門人就此發表了看法。
在回答今年光伏行業發展是否達預期的問題時,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表示,光伏裝機肯定是達到預期的,而且估計未來到2030年會一直達預期。但行業也存在不及預期之處,例如從整個產業鏈健康發展或有序發展的角度看似乎并未達到預期。
通威股份董事長、CEO劉舒琪認為,全球今年的實際裝機相比年初預測應該是超預期的,尤其中國市場裝機量遠遠超過年初的計劃。但各家企業的出貨量在實際執行上可能又略低于當初的計劃,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季節性波動大,特別是今年一、二季度,歐洲累積了不少庫存,使全球渠道客戶在出貨時面臨較大的減值,拖緩了二、三季度的出貨;二是整個行業產能增速超過市場增速,在產能較多的情況下,每家的出貨都被稀釋,導致各家出貨預期和實際出貨量之間有差距。
“今年我們天合光能達成了目標預期,65GW以上應該沒問題。但行業需求從原來的400多GW提升到了如今的500GW,說明分母變大了,龍頭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變小了,這也代表有很多新的產能進來。”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直言,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龍頭企業產能供不應求,只能做這么多。但隨著新的電池、硅片項目投產,明年龍頭企業的產能提升速度會高于市場平均增速,市場份額又會重新回來,而這必然會對其他企業產生擠壓。
高紀凡認為,整個光伏產業鏈前兩年比較賺錢,導致行業內外的企業都紛紛進來,導致所有已投產的、要投產的以及準備籌建的產能規劃,總體較大,而這已經成了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
在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徳看來,今年的裝機量遠遠超過預期,故而也會對明年的增長帶來壓力,“我認為明年需求端增長肯定沒今年這么快,增長幅度估計在20%至30%左右。所以,現在資本非常關注產能過剩的問題。”
對于今年快速回落的產業鏈價格,幾位光伏龍頭掌門人觀點不一。高紀凡表示,組件價格的下降對行業是有益的,能推動需求增長,但組件價格的快速下降則是有害的,會讓產業鏈產生一些重大問題。最近一年來,組件價格從每瓦2塊錢降到1塊錢,甚至現在有些招標低于1塊錢,肯定是出了問題。
“在這個情況下,各方要有清醒的認識。現在一些招標,產業鏈利潤很低,不可能持續。”高紀凡說。
李仙徳表示,光伏組件價格的下降會推動行業發展。“一體化、有技術領先優勢或有成本優勢的企業,還是會有生命力和競爭力。雖然盈利水平會受影響,但其規模已經足夠大,未來是強者恒強。
制造網將隨時為您更新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資訊動態。